Dobot手臂成為打擊樂大師

示教再現模式手把手教Dobot Magician做動作

說到要控制機械手臂,就讓人感覺一定要先學一堆高深的機器人知識,寫上百行晦澀難懂的程式,才能夠讓手臂動得起來,但其實Dobot Studio已經將困難的底層技術給包裝起來,使用者可以用很多種簡單又有趣的方式來控制手臂

過去我們在學習一項新技能,尤其是需要實際動手或肢體的項目,在一開始只聽老師或教練用說的可能不得要領,例如上圖所示的寫書法或各種球類運動,這時老師就會抓著學生的手做一遍,讓學生了解正確的動作是甚麼感覺,然後放手讓學生自己做一遍,就算是初步的學會了。

同樣的DobotMagician機械手臂也可以透過相同的模式學習,這就是我們第一個要介紹的控制方式,示教再現Teaching&Playback,點擊Dobot Studio中左上Teaching&Playback的應用按鈕進入示教再現模式,剛進入會有個簡短的教學,直接跳過也沒關係。

之前有介紹過前臂上有一個解鎖按鈕,按住之後才能自由調整手臂姿態,剛進入示教再現模式時,畫面中間是一整片空白,每當放開一次解鎖按鈕,就會在畫面中間多一筆數據,每一筆數據都是以XYZR坐標系記錄手臂當下的姿態,或是說手臂末端在空間中的位置,紀錄完成後按下Start鍵手臂就會開始動作。

在一般狀況下,手臂會以最有效率的方式依序在各點之間移動,會直接讓每個關節Joint抵達目標角度,因此行徑的軌跡不一定是兩點中的直線,這種模式稱之為MOVJ(Move Joint)。

MOVL(Move Line)模式則限定手臂末端在兩點之間,是以直線軌跡在運動,各個關節要密切配合才能精準地走在直線上,所以對手臂來說走直線反而比較花時間。另外還有在兩點之間走門框型路徑的JUMP模式,跟在三點之間走圓弧形的ARC模式,讀者可以自行測試並思考每個模式的應用。

對軟體有一定的認識之後,接下來看到硬體的部分,Dobot Magician 的末端末端有那麼多種,有吸盤、夾爪、畫筆等等,我們要先從哪個開始玩起好呢,答案是以上皆非,先從固定這些末端執行器的零件看起。

從上圖可以看到,手臂末端這塊三角型的金屬零件,前端有一個正方形圓孔,就是用來銜接末端工具的,下方有M4的螺絲孔可以鎖螺絲固定,廣義上來說只要是能夠塞的進方形孔的東西,都能被視為是末端工具。

所以反過來說難道只有官方給的吸盤夾爪這些,才是可以用的末端工具嗎,答案絕對是否定的,不要被別人給的框架給限制住了,只要能夠順利解決問題都是好的末端工具,可以用3D列印、雷射切割,或是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東西,無論是甚麼都可以。

來點音樂

目前我們已經學會了示教再現功能讓手臂動起來,還有如何在手臂末端固定其他東西,這樣可以組合出甚麼有趣的應用呢?學習任何東西都不需要一定要學到100%完全了解之後,才開始思考可以有甚麼應用, 一邊學習就可以一邊發想了。

讓Dobot機械手臂敲木琴,有意思吧!!這是我想到的應用,相信你想出來的玩法一定比我的更酷。

--

--

No responses yet